close

P_20131024_123854[1]  

在台灣教育給我的感覺是

壓迫感很大 好像你不是菁英 你就不可以做某些事 或者被篤定地認為做某些事不會成功

我來自台南 雖然在台南市通車大約半小時以內的範圍

可是其實還是算比較鄉下的地方

在我的學習經驗裡這樣的生長環境常常被認為是比較匱乏的

但是小時候的我因為喜歡看書所以常常達到一般人覺得不太可能做到的事

像是"天啊這次居然是這間小學拿走xxxx獎項!""xxx明明不是直升班可是居然她英文也可以練成這樣欸"

"你們系一般來說給人印象似乎英文都不太好欸...可是你可以來當英文小老師!不簡單喔!"

其實說真的我不太喜歡這種講法

可是我會很開心因為我所屬的地方會因為我而不會被別人看不起

因為我做了一些一般人不會做的事而讓下一個做的人更有經驗更知道該怎麼做

如果是因為這樣我感到非常榮幸

----------------------------------------------------------------------------------------------

可是其實我不太是個很有自信的女孩

有很多時候其實我很膽怯

我會害怕問問題 更害怕問問題之後的回應是

"阿下課再問,現在沒時間教完進度""你問什麼不上課問呢?難道你不想讓全班知道只想自己知道,這樣很自私你知道嗎?"

"你怎麼會這個也不知道?"

其實學到大學 不得不承認很多東西其實是基礎原則不懂

在法國這裡基礎不懂他們很願意耐心講解

不會追問你以前學過嗎? 以前不是教過? 為什麼要問這個?

總是很細心地講解,還會一直問你是不是聽懂了,不懂會試著講英文,或試著重講一次並且問你是那裡聽不懂

我覺得在這裡我和他們是平等的

因為他們尊重我 我因此也非常尊重與感謝他們

但是在台灣 教授或老師很多時候似乎是高高在上的人

如果你持有不同意見 你想要問問題

常常不是太忙了 就是不接受你的觀點 或者就說我不懂你的看法

然後問題就結束了 消失了 不如自己去找網路找書

漸漸地對我來說我不太認為找教授或老師問問題是必要的

因為有時候還會被念一堆奇奇怪怪的事 最後問題也沒有答案或和你討論

平白無故"賺到"被念的時間

我覺得在國外你會問問題 代表你對這議題有興趣 你喜歡這議題 或者有自己的見解

所以教授都很喜歡聽這些新想法

但是在台灣好像是

"不行喔,規則就是規則,不管怎樣你都要遵循規則rule is rule,you need to follow the rule,no matter what"

學到後來我覺得很無力

才決定大學最後一年,最後一次的機會可以申請交換學生

無論如何都要賭一次試試看

感謝我可以來這裡 當作一切重新開始 重新思考

雖然一開始真的比較困難

因為在台灣能練習說法文的機會太少(除了台北有法國在台協會,很多法文補習班,信鴿法國書店)

其他地方很多時候就像處女地一樣

不然就是一直停留在音標,Bonjour,salut!

即使這樣我還是很感謝遇到很棒的法文老師

在我系所課程很繁忙的時候 總是耐心地讓我問問題 跟我慢慢解釋

我想其實我可能要的不多

就是稍微把步伐放慢吧

感謝上帝把我放在這裡 讓我可以一步一步慢慢來 重新找回學習的動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udy 的頭像
    Judy

    Judy in Paris,France

    Ju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