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改造作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s)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 can be defined as organisms in which the genetic material (DNA) has been altered in a way that does not occur naturally.

根據這段由WHO網站找到的GMO定義指的是任何生物,其DNA被經由非自然方式改造而得者。

目前的GMO大概的方向是:

將其他生物特有的性狀,嘗試轉移到我們希望她擁有該性狀的作物上

而做法就是利用生物技術(BIiotechnology)

但是有兩種做法

一種是如影片裡,希望把水稻這種耐淹水(耐缺氧)的基因轉殖到其他作物上,使其他作物也能抗缺氧進而提高生產量降低生產耗損

另一種則是希望讓作物具有抗蟲性,例如大家常聽到的孟山都(MONSANTO)公司販賣的諸多基改作物種子

在影片裡你看到科學人員們極力提請通過基因改造作物的相關法規

但是是不是他們講的就是對的?

我想和大家一起想一想

  • 是不是真的使用了基因改造作物,我們就能使所有世界上的人口免於飢餓之苦?
  • 基因作物潛在的危險性是什麼?有哪些?
  • 你希望台灣種基因改造作物嗎?
  • 我們是因為別國種基因改造作物才跟進,還是我們是自己為了想更進步而決定種?(種基因作物是種先進的象徵?)

 

========================================================================================

Response of me:

  • 現在的世界即使還沒到九十億人口,就已經有許許多多的人吃不飽了。而吃不飽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糧食(請看上一篇農業思維文章或上youtube尋找農業帝國--玉米)例如美國就生產過量的玉米傾銷全球,所以問題到底是我們資源分配不平均和貧富差距問題,或是是糧食生產不足的問題?我個人的想法是即使基因改造作物提升了產量,販賣商願意低價賣給較貧困地區的可能性還是不太高,他們還是會受貧困及飢餓所苦,除非像黃金米(golden rice)有免費使用權,才能讓更多人受惠
  • 基因作物會有危險是因為像第二種做法(塞入的是抗蟲基因)而生產出的基因作物可能會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所以輕微的是過敏,嚴重的目前還不知道(沒有相關研究提出),但是可以確定還是有危險性並不是完全無害的而另外要提出的是像第一種作法,我們又怎麼知道插基因進去之後就會正常作用,她是持續表現還是遇到狀況才會表現(比如說抗缺氧基因是一直表現在整個生長史中,還是只在缺氧時表現?),這也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生物會做白工,每多表現一個性狀,她就需要多消耗一些能量,這樣對作物是好還是不好?她會不會因為多了這個功能而減少在產量上的表現?
  • 第三個問題是開放性的,我覺得可以種也可以不種,但是如果要種一定要嚴格防護,因為基因改造是依著我們想要的植物特性而改造的,在自然界中如果這樣的花粉傳播到正常作物上,我們又大量種植,有很多生物多樣性就會因此消失了。她將會嚴重影響生態系的結構。我們目前還不完全了解各種作物的所有野生種或各種變異型,在未來如果有一天我們需要不同的性狀作為育苗標準時,發現所有野生種被基因改造作物佔據了,找不到野生種,不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嗎?
  • 影片中余淑美院士提到的難道台灣要當第一百個種基因改造作物的嗎?那我們可以一起想想:是不是種基因作物就是國力強盛或先進的象徵?還是我們只是跟進別的國家去證明我們有跟上時代?這就和時尚的概念很像,我們到底是有自己的作風原則,還是為了追隨而追隨?

其實歐洲國家對基因改造作物還是持保守意見的,我覺得台灣農委會目前還持保留態度沒什麼不對,各有各的原則和做法,把事情講開了,互相溝通才是減少誤會和紛爭的方式,不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